分享好友 人文历史首页 人文历史分类 切换频道

棒棒 (重庆挑夫)

2018-04-23 15:53193960
 棒棒军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是重庆市挑夫的一种俗称,因为重庆是世界闻名的山城,城市里面很多坡坡坎坎,部分地方是无法到达交通工具的,即便可以到达交通工具,也是要绕行,所以,就诞生了一群人力挑夫,多来自周边农村,他们一般手持一根棒棒和绳子在大街小巷里面揽活,这也就是棒棒在重庆的来历。棒棒,是重庆不可不提的话题,也是一个提起来有点沉重的话题。引用《南方周末》的一段话:“如果画个素描,“棒棒”是这样一个形象———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他们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的产生,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重庆市民于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电器,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到。”棒棒在重庆随处可见,人数也非常庞大,有三四十万,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坐在公汽上,几乎每个站台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棒棒。每当一辆公汽到站,他们的眼里就放出光亮,希望走下来的人能喊一声“棒棒”,然而这种光亮常常转瞬即逝,叫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世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他们过得或许比我们更开心。棒棒们艰辛的生活,每一天肩膀上的艰辛,靠诚实的劳动为生,你们的活法值得歌颂。地地道道诚实可靠的棒棒们,你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免责声明】重庆资讯网未标有“来源:重庆资讯网”或“重庆资讯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或您不希望出现在本站,请联系我们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摆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

0评论2016-02-0122249

铜梁龙灯
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图腾,它曾经长时期地引导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华民族感知自然、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按照

0评论2016-02-0123373

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

0评论2016-02-0121662

秀山花灯
秀山县素称花灯歌舞之乡。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

0评论2016-02-0124449

刨猪汤
刨猪汤,是我国西部等省和重庆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所谓刨猪汤就是农场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这个猪主要是

0评论2016-01-232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