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发改委称,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国家发改委说,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将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抓紧完善新形势下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截至目前,今年汽、柴油价格已经历23轮调价周期,其中12次下调,7次上调,4次“搁浅”。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670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715元;折合90号汽油零售价格每升下调0.49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63元。
焦点1
为什么暂缓调价?
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为成品油价格上涨设定了“天花板”价格——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此前已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维护国内石油产业整体稳定运行的角度来说,国家也应对成品油价格调整设定“地板价”,也就是说,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一定程度时,可以不降或少降。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说,在原油价格过低时,通过维持成品油价格稳定,有利于上下游一体化石油企业维持原油正常勘探开发,维持整个行业稳定运行。
国家发改委在发布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消息时称,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焦点2
低油价时代是否应大量进口石油?
也有舆论质疑,既然国际油价这么低,为何不干脆多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减少国内资源的开采?董秀成解释说,从技术上看,正常生产的油井一旦人为关闭,不仅已投入的大量设备和资金将废弃,而且会破坏地下的资源储存系统。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为防止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上升,我国也需保持必要的油气勘探开发投入,维持油气行业正常生产运行。
焦点3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怎么完善?
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将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抓紧完善新形势下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将统筹考虑形势变化影响,重点完善国际油价畸高畸低时的应对机制,防止油价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成品油价格机制继续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取决于油气体制改革的推进。记者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油气体制改革方案,预计将会有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