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报道了昆明机场黑车人员在出站口明目张胆喊客拉客的现象。
虽然,这样的问题在全国范围来看多少都有点司空见惯的感觉(很多地方的车友也都在评论区反映了各自城市机场存在同样的现象),但是,这种大面积、包围圈式、“迎宾”式的拉客,还是给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一点都不像堂堂的国际机场所应该有的样子。
而就在今天,一则相关的最新视频,更是把机场黑车的所谓“产业链”,彻底的展示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据一名“知情人”介绍,机场“拉客圈”当中,已然形成了“黄牛—车队长—黑车司机”这样一条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
黄牛把拉来的乘客交给“车队长”,“车队长”再把乘客安排给黑车司机。以从机场到市区为例,“车队长”以50元/人的内定价格,从黄牛那里接收乘客(也就是说,拉客黄牛所得多少,取决于他们与乘客的喊价,如果约定60元/人,到手10元,如果约定70元/人,则到手20元,以此类推。喊得越高,收入越高)。接收到乘客之后,“车队长”再把这些乘客安排给手下的黑车司机,以私下拼车的价格进行结算(单人70元,双人拼80元,三人拼车120元,四人拼车160元)。以“三拼”为例,假如黄牛分别谈下了60元、70元、80元三名到市区的乘客。那么,黑车司机收的钱是120元,黄牛到手(60-50)+(70-50)+(80-50)=60元,“车队长”则拿到剩下的30元。对于拉客黄牛和黑车司机,大家应该都有很直观的了解,而这个所谓的“车队长”,又是一个什么“高大上”的身份和职位?无疑留给大家很多的遐想。据介绍,整个机场大概有5个“车队长”,每个“车队长”上下游管理(或者说是直接联系)的人数就有上百人之多,无疑是机场“黑车产业链”里最为核心的“大人物”,上上下下都要靠他才能维持。——当然,他从中到手的收益也是最为丰厚,起码是最为轻松,只需要从中“撮合”一下信息,就能实现“躺赚”!
据初步估计,机场的这套黑车“黑色产业链”,每年的“产值”就有数千万之多!
既然存在这么大的利润空间,背后很可能有人会想办法用一些“特殊手段”来维持和保护这套“产业链”的运转。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如此明显的问题,却又总能长期存在,俨然是无人监管,无人敢管。这个机场“黑车产业链”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俨然是垄断了机场的客运市场,成为了一个法外之地,灰色地带,严重侵犯了正规客运工作者的权益。希望这个毒瘤一般的存在,在经过多方的报道之后,能够及时得到解除,还机场一个正常、健康的客运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