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心理健康,2024年7月8日,重庆理工大学“綦心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团进入綦江回新社区。实践团通过问卷的方式从“政策法规、教育环境、社会支持、家庭背景”对该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调研。预测未来该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掘和反思在其中存在的偏见和误区,提出改进意见,并学习党中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图为实践团同学询问老人问题。潘思禹摄。
法规引领走正道,筑梦青春绘未来
实践团在走访调查的时候,着重询问了该社区居民关于党中央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法规。虽然大家对于此方面的发展并不了解,但是实践团在调查结束后,积极为居民进行相关性科普。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介绍政策要求,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化。同时利用规范科普宣传,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成长环境。
图为居民正在填选问卷。潘思禹摄。
图为实践团同学帮助居民填写问卷。潘思禹摄。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多方面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其他部门共同协力合作。询问过程中,了解到家长普遍觉得一个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能够为学生提高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孩子在适宜的时候缓解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
但也有家长对教育环境表示担心。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能够促进不同学生的成长。现如今社会更加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纯粹的追求分数。做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
图为实践团同学为居民讲解问卷题目。潘思禹摄。
图为实践团同学聆听居民讲述子女故事。潘思禹摄。
社会协力筑桥梁,关爱青年齐发展
实践团队在走访之前,提前与回新社区沟通并取得支持。在走访当中,我们经过了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时,也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访问,在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每个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并且一些社区还不止一名,他们基本上每年保底都会有一次社工培训,并且也会不定时开展座谈会,对于当地居民也会进行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所访问的家长也有表示重庆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在开展关心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
图为大家一起填写问卷。潘思禹摄。
图为居民为实践团同学看照片。潘思禹摄。
家风和煦育新风,正向引导育英才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所访问的家长之中,大多数都是退休人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并且大多数的职业都是政府机关人员、教师以及企业人员。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家庭是非常和睦的,这也给他们的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对于子女或者孙子孙女的教育态度比较开放,他们大都秉持一个民主的思想,尊重子女的个人发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关爱,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育。并且他们对与子女的思想道德方面要求较严格,都希望他们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之后,綦江区政府将持续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贡献力量,将努力汇聚成河,滋养心灵之花。
图为实践团和社区合影。潘思禹摄。
(通讯员:张渝曼、黄靖、马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