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志愿者聆听刘照平爷爷的讲解农耕文化之旅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丹宁 供图
在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的广袤田野上,有一位名叫刘照平的农民,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与创新,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24年7月9日,在开展在綦江区横山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刘照平带领一群对农耕文化充满热情的重理工青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探索之旅,共同探寻历史的足迹,传承千年的农耕智慧。
一、匠心独运,坚守传统
刘照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作的家族,其祖先王有权在清朝时期便是当地著名的地主,拥有庞大的连城庄。这份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农耕技术的独特理解,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代代相传至刘照平手中。他自幼便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将家族的智慧与汗水融入每一寸土壤,让传统农耕文化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刘照平对土地有着无比的热爱与尊重。他坚信,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传统农耕方法,才能种出健康、美味的农产品。在他的农田里,化学肥料和农药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农家肥和生物防治技术。他亲手耕作的每一片土地,都见证了他对土地的深情与对传统的坚守。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刘照平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能力。他拒绝使用抛光、打蜡等化学处理手段,坚持保留大米的原始风味和营养价值。在他的加工车间里,每一粒大米都经过严格筛选和精心加工,只为给消费者带来最纯粹、最健康的产品。他坚信,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无需华丽的包装和夸张的广告。
图为刘照平带领志愿者下梯田的讲解农耕文化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丹宁 供图
二、文化探索,传承不息
此次农耕文化探索之旅,是刘照平对传承农耕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唤。他带领年轻人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耕的艰辛与乐趣;他展示古老的农具和文献资料,讲述家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与辉煌成就。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守护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刘照平并未固步自封。他深知,只有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探索绿色农业的新路径。他鼓励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发展,将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农业之中,共同开创农业的美好未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农耕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刘照平老人和他的家族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命力。他们不仅守护着这片土地,更传承着一份对农耕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刘照平和他的绿色大米将会走得更远、更稳。(通讯员:田鹏周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