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门”为何成为网络热词?记忆力下降、代谢紊乱……背后的危害令人警惕!

   2024-12-10 极目新闻2970
核心提示:据新京报12月10日报道:近来,“睡门”成为网络热词,其背后凸显出当代年轻人深受入睡难的困扰。据了解,“睡门”意为渴望进入入

据新京报12月10日报道:近来,“睡门”成为网络热词,其背后凸显出当代年轻人深受入睡难的困扰。据了解,“睡门”意为渴望进入入睡之门,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入睡难的问题。

夜幕降临,本该是年轻人放松身心、进入梦乡的时刻,却成了许多人的“战场”。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的年轻人因白天长时间伏案工作,使得身体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夜晚颈椎与肌肉的疼痛如影随形,让他们睡意全无。还有些人因工作压力大而备受神经痛的煎熬,尤其是在夜晚,疼痛的阴霾似乎愈发浓重。

年轻人在工作、学业、社交等多方面面临着竞争与挑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下,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慢性病更容易乘虚而入,而心理上的压力又会放大身体的疼痛感知,进一步加剧了失眠的程度。

“睡了一夜总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明明睡着了,但又感觉像没睡着”“睡到半夜总是醒,醒来又半天睡不着”……这种“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经历过。

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会导致大脑加速衰老、记忆力下降,全身炎症水平上升。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

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负责人、主任医师余翔介绍,“碎片化睡眠”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无法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这也是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问题的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贺国华介绍,“碎片化睡眠”主要有四大危害:

损害人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代谢紊乱:增加患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病概率。

什么样的睡眠才算好睡眠?

通常,判断是否拥有好睡眠的标准有四个:

从躺下到睡着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睡着后到起床前,中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两次。

不早醒。早醒即比平时起床的时间早半个小时以上。

睡醒之后感到轻松,也就是常说的“满血复活”。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养成规律作息时间,按时睡觉、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避免喝咖啡、喝酒: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或辛辣食物会干扰睡眠。

坚持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学会放松心情、解压,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

总之,年轻人入睡难不仅仅是个人的困扰,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应重视这一现象,年轻人自身也需努力调整生活方式,重新找回优质睡眠,踏入“睡门”,开启健康活力的生活新篇章。

极目新闻综合新京报、央视新闻、杭州网

 
【免责声明】重庆资讯网未标有“来源:重庆资讯网”或“重庆资讯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或您不希望出现在本站,请联系我们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合作伙伴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会员升级  |  RSS订阅
Google PageRank Checker Copyright © 2011-2024 重庆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安全联盟 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