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苏35仅是过渡机型 动力系统值得借鉴

   2015-11-20 环球网85220
核心提示:19日,一条消息称俄中签署苏-35战机采购大单,经过长期谈判,俄中终于签署售华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总价值20亿美元。消息一出
 19日,一条消息称“俄中签署苏-35战机采购大单”,“经过长期谈判,俄中终于签署售华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总价值20亿美元。”消息一出,立即成为俄罗斯舆论场的热点。

俄新社此前援引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主编扎卡里·凯克的分析称,苏-35超机动多用途歼击机可能成为中国在南海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王牌。较大的作战半径,明显增加的燃油量,是苏-35激起中国用户兴趣的优异特点,这些性能能帮助中国加强自己在南海的地位。目前对中国来说,保持自己在面积辽阔的南海的存在是个问题。中国现役歼击机只能在南海上空短时间飞行,油箱内携带的燃油量不大,严重限制了自身能力。

傅前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对于俄罗斯空军还是中国空军,苏-35都是一个过渡机型。但由于四代机研发周期较长、价格很高,因此在研制与列装四代机的过程中,订购一些三代机的升级版本,是完全符合像中国这样大国空军的需求的。美国、俄罗斯等空军大国也在这样操作。而且苏-35的有些技术特别是动力系统方面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傅前哨强调,按照他个人的观点,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情况看,即使中俄关于苏-35战机的合同完成了签订,这笔合同也很可能是中国整机引进战斗机的最后一笔大单。今后可能会从国外引进一些零部件,但引进整机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不会再出现了。

 
【免责声明】重庆资讯网未标有“来源:重庆资讯网”或“重庆资讯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或您不希望出现在本站,请联系我们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合作伙伴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会员升级  |  RSS订阅
Google PageRank Checker Copyright © 2011-2024 重庆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安全联盟 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