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揭牌。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今(29)日,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在市政府办公厅举行。会上,举行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授牌仪式,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做了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汇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重庆市副市长吴刚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重庆市的相关领导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授牌。它将承担起优化资源配置、引领高端服务、汇聚专业人才、强化技术支持和统筹协调管理的任务。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整合73个国家(地区组织)9800多万条专利数据资源,建成特色产业专利信息应用示范基地2个、重点产业主导产品专题专利数据库5个。专利电子申请率达到91.51%,代理机构电子申请率达到100%。
会上,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还汇报了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据介绍,2015年,全市汽车产业专利授权量达到6000件,5年增长4倍。其中,新能源汽车专利授权量380件,5年增长10倍;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授权量4500件,5年增长9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占比5年增长近3倍,达到45.5%,支撑全市构建起汽车、电子两轮驱动,装备、化医等产业多点支撑的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已培育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2家、品牌培育机构2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16家、市场化服务机构92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收入1.7亿元。已培育各类知识产权人才6000多人,其中,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9名、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7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17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名、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7名,专利代理人547名、专利工程师230名。建成重庆市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信息网络平台,入库人才125名。举办企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638期,培训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超过8万余人次。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医药是专利密集型产业,我市有一批龙头企业。到2020年,欧美发达国家有800余种药在中国的专利将相继到期,约有259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失效,这给我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以及在市知识产权局的引导下,通过基金运营收购国外专利,并购国外企业,实现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