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天没回家 战“疫”妈妈收到儿子送来的特殊礼物

   2020-03-09 重庆晚报周荞37950
核心提示:这是一张“贺卡plus”:卡纸上有花朵、葡萄,配着足够大的彩色字“妈妈,加油干!我爱你!”和这张贺卡一道送出的,还有一段十几

这是一张“贺卡plus”:卡纸上有花朵、葡萄,配着足够大的彩色字“妈妈,加油干!我爱你!”和这张贺卡一道送出的,还有一段十几秒的视频——8岁的大儿子在视频那头说着“妈妈,辛苦啦!”这些组合在一起,足以让林青热泪盈眶……

▲林青拿着儿子送的贺卡

和孩子失约

她46天未回家

林青,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作为科主任、支部书记的林青,义无反顾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担当起隔离病房负责人,自1月22日起,她就再也没回过家。

“没想到啊,这小子还很有心地给我准备了礼物。我还以为他今年一气之下就不送了。”林青在电话那头,调侃着好不容易才消气的儿子。

原来,因为工作,她再一次放了儿子“鸽子”。林青告诉记者,8岁的大儿子一直想去西藏看一场大雪。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身为医务人员的父母却一直都没能实现。承诺了太多次,儿子对妈妈有了意见,今年,林青夫妻俩早早地换好班,安排好工作,订好了1月24日飞拉萨的机票。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1月22日,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了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在赶往医院前,儿子失望的眼神,挂在脸颊上的泪珠让林青记忆犹新。她甚至来不及安慰,也顾不上叮嘱,就一头冲进了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每天穿梭在隔离病房,隔离服总在“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中反复循环,因为清洗被消毒剂泡得脱皮的手,因为护目镜被压出伤痕的脸。这些困难都不是阻碍,也不能成为借口。对送到隔离病区的每一位病例,林青要求自己问诊不能遗漏任何细节,筛查、制定诊疗方案要准确,取样、诊断、转运要迅速。

工作中,林青勇敢、仔细,做事风风火火。但这样的林青每天下班后却为着一个简单的问题犹豫而纠结着:今天给儿子的视频电话,还打不打?“只要一视频,他说哭就哭,一边哭还一边求着我快点回家。”林青心酸极了。

考虑到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安全,医院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准备了集中休息点,孩子因思念想母亲回家的正当理由,在她这里,根本无法得到应答。

▲林青和李兰娟院士正远程连线

儿子送的礼物

是医生母亲的“加油站”

采访中,林青说起过治愈的患者,提到过疫情防控之初面对的困难,她的语气始终坚定而温柔。但凡提到家人,她的情绪却明显开始变化。林青说,儿子曾在视频通话中跟她炫耀,说自己会做“云朵蛋”了。

“云朵蛋”是林青常给孩子做的,儿子很喜欢吃。孩子说起怎么分离蛋清,怎么使用打蛋器,放多少白糖,烤箱烤几分钟,头头是道。8岁的小孩因父母常年工作繁忙,有着超乎寻常的独立,这让林青又自豪,又愧疚。

这46天中,因身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打电话并不方便,林青其实很少给家人孩子通话。

为了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参与疫情防控,孩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赶回,接过照顾两个孩子的重担,老人是否安好?孩子是否安好,家里有没有困难?林青没有时间去多想,也来不及过问。

挺身而出,逆行而来。林青告诉记者,工作诚然辛苦,但儿子的三八节礼物就是她最好的“加油站”,“累了就看看,会觉得身上充满了干劲。”

“其实没有想太多,我是党员,冲锋、奉献在前是应该的;我是医生,病人就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林青爱惜地抚上了卡片上的字,“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早点结束,所有的家庭都能平安团聚。”

林青说,因为失约,她还欠儿子一个道歉,回家,她要补上。

 
【免责声明】重庆资讯网未标有“来源:重庆资讯网”或“重庆资讯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或您不希望出现在本站,请联系我们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合作伙伴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会员升级  |  RSS订阅
Google PageRank Checker Copyright © 2011-2024 重庆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安全联盟 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 Valid CSS!